Play

聲景導聆 :

這是十二月份的知本森林,我走到步道上尋找烏頭翁的聲音,但是台灣冬天的森林當中,你經常會有機會錄到那一群五顏六色小型山鳥群聚的聲音,牠們喜歡集體出巡,有學者說這是一種躲避天敵的策略,雖然你很容易聽到牠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但是這可不是人類能夠解讀的密碼,我用指向性麥克風記錄了這段錄音。

錄音師: 范欽慧
錄音機: Sound Devices 702
麥克風 : Sennheiser MKH8070

台東知本森林

海拔125-550公尺間的熱帶季風林,知本溪流經森林遊樂區南側。區內山巒疊翠、林木蓊鬱。其中以鳥類資源最為豐富,是臺東市郊賞鳥的最佳據點。植物則以原生之觀賞花木為主,且有大片純林。過去曾進行過小規模林業,因此可以看見台灣少有的桃花心木、柚木等熱帶樹種的人工林。

黑枕藍鶲

Hypothymis azurea

♪ (00:00)”回回回”的鳴唱

雄鳥為全身亮藍色,腹部灰白色,枕部有明顯黑色斑塊的小型鳥類。雌鳥整體與雄鳥相似,但後枕無黑色,體上部至尾羽淺褐色,頭部藍色較淺。會站立在枝頭等待昆蟲飛過並補捉,補到後會回到定點繼續等待。鳴唱聲為響亮重複數次的「回!回!回!」聲,鳴叫聲為帶有金屬音的粗啞「今!今!今!」聲或者不帶金屬音的「歸~歸~」聲。灰白色。雙翼、尾羽及上體為污灰色。棲息於茂密的森林地帶,常發出宏亮似「回!回!回!」之連續叫聲。

烏頭翁

Pycnonotus taivanus

♪ (00:04)較細碎的鳴叫、♪ (00:15) 起前景鳴叫聲

台灣特有種。整體與白頭翁相似,背部帶相同的橄欖綠,但頭頂全為黑色,嘴基帶有橘點,並往耳羽延伸兩條八字鬍,其餘特徵類似。僅分佈於花蓮、台東與恆春半島,與白頭翁的交界處有雜交的問題。鳴叫聲與白頭翁類似,婉轉清清脆變化多,有時會發出單調的嘎嘎警戒聲。

紅嘴黑鵯

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 (00:06)起背景較尖亮細碎的鳴唱

紅嘴黑鵯全身僅嘴喙與腳紅色,飛羽外緣白色,使得站立翅膀收攏時呈現灰色色塊。尾羽長,末端成方形略凹。淺山丘陵到山區皆可發現,通常成小群群聚活動,冬季寒冷時會結成大群。鳴唱聲為高亢清脆同時音調高低交錯的「批~伊~批~」聲,有時候會發出貓叫似的鳴叫聲。

綠畫眉

Erpornis zantholeuca

♪ (00:08)唧唧唧”的鳴唱

頭頂帶有黃綠色冠羽,體上部黃綠色但體下部白色的小型山鳥。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常見,會與其他種類的小型山鳥尤其畫眉混群。鳴唱聲為音調往上升輕快悅耳的「唧唧唧唧」聲,鳴叫聲為帶有濃重鼻音並拉長之「恩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