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聲景導聆 :

東沙島的海岸線總是隨著海流的流向覆蓋著許許多多新鮮的或者乾燥的海草,
在九月初秋的季節,鷸鴴類水鳥已經來臨,就在這海草上活動覓食,
這邊常見的種類與臺灣不同,翻石鷸和黃足鷸幾乎全年在東沙的海岸線均可見,
中杓鷸、灰斑鴴、鐵嘴鴴、青足鷸等水鳥則來來去去。

我留下錄音機,期待可以帶走一些水鳥、海浪與海草的聲音。


錄音師: 洪貫捷
錄音機: SONY PCM-D100

東沙島海岸

黃足鷸

Tringa brevipes

♪ (0:45、1:12) 雙音節哨音

又稱灰尾鷸、灰尾漂鷸,學名Tringa brevipes,為東亞澳遷徙線上常見的一種鷸科水鳥,主要於東西伯利亞地區繁殖,冬天遷徙至東南亞、澳洲等地度冬。最常見的呼叫是兩個音符“吐咿-吐咿-”,但也會發出類似美洲黃足鷸的顫音,特別是當警戒時。

翻石鷸

Arenaria interpres

♪ (0:10-0:18)背景小聲的聲音

體型小,敦實的濱鳥。短而尖的嘴。獨特的羽色;春季和夏季,有顯眼的黑白臉部圖案,亮紅褐-黑色翅膀和橙色腿。冬季羽色為較暗褐色,但仍然可見其獨特面部圖案和黑色胸部的影子。常沿著海灘翻動石頭、貝殼和碎片來捕獲無脊椎動物。

鐵嘴鴴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 (00:18、00:24)顫音

嘴粗長(嘴長>眼睛至嘴基距離),頭部至尾部顏色相連無白色環頸的中型鷸鴴類水鳥。繁殖羽臉部帶有黑白色斑塊,後頸與上胸紅褐色,但不延伸至下胸部,體上淡褐色,胸口與腹部白色。非繁殖羽身體不帶黑色與紅褐色。棲息於於濱海濕地,通常與其他鷸鴴類水鳥混群。鳴叫聲為快速清脆4-5音節的「哩哩哩」顫音。

中杓鷸

Numenius phaeopus

♪ (00:10、00:41、00:44、00:52)持續多變長哨音

嘴長且下彎,頭部帶有西瓜狀斑紋的大型水鳥。嘴長度約為頭的2至2.5倍,全身為深淺不一的褐色並帶有各種細縱紋,臉部因有顏色較深的頭側線與過眼線,使得頭頂有明顯的斑紋。鳴叫聲為音調拉長,音調會緩慢變化,有時會帶顫音的哨音,或者為快速響亮的「笛笛笛笛」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