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聲景跨界激盪 「世說蟲語」一解鳴蟲秘密
2017 年 7 月 15 日鯨豚之聲海底來 聽覺開創對話新域
2017 年 7 月 15 日【搶救寂靜,聲物狂想.系列報導2】
2015年4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林倩如報導
由台灣聲景協會、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所共同主辦的【聲物狂想曲】系列講座,第二場「蛙!聽誰在說話」,邀請到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及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楊懿如教授展開對談。昨(21日)在微涼時分聽取陣陣蛙鳴熱鬧。
糅合藝術質地 輕落蛙語
Yannick來自南法,2004年以駐村藝術家角色首次訪台,對島嶼各式各樣的有趣聲音深感興趣,持續在大自然、都市和工業環境裡進行田野錄音;近年來定居台灣,2008年發行收錄16種蛙鳴的《蛙蛙哇》專輯,2012年9月更舉辦個展「蛙界蒙薰」,自然聲景情有獨鍾於青蛙。
「法國南部跟台灣的自然環境不太一樣,最容易發現的差異:濕度,這裡冬天在山間小路,地上溼溼的泥巴爛葉子,法國則相當乾燥,沒下雨的話天氣非常好,走起來聽到的聲音很不同。」他邊說邊生動模仿葉子摩擦聲響。
青蛙的差別亦然,現住新店無時無刻常常可以辨察多種鳴叫,但在法國,就只有一種--地中海樹蛙、夏天限定。剛到台灣時去陽明山錄音,還被豐富的處處蛙鳴嚇一大跳,「好多好近!且容易區分。」
他帶來4段聲音分享,緩緩鋪陳背景,聽來沉靜迷人。第一段是10年前高雄山區旅行時所收錄一個微弱卻那麼好聽而並非蟲鳥的謎之音,回法後反覆思量難以忘懷,「甚至想是否發現了新品種?探問到楊老師email寫信詢問,答案揭曉:莫氏樹蛙,故事結束。」他哀怨道,從此攪起兩個愛蛙人的交流。
「我的作品大多在外面採集,去不同的地方把有意思的聲音錄下來,自己的興趣尤其跟文化、自然相關,錄了很多可能根本用不到,就是做研究的功課,希望可以知道多一點。」Yannick熱切表示。
第2小段為美國爬蟲學家Charles M. Bogert與博物館合作1958年出版的《Sounds of North American Frogs》,第一次出現動物鑑別聽覺圖鑑,乃因多軌錄音機的發明,所帶來重大改變,今天人們習慣拍照錄音稀鬆平常不以為意,然人們有機會擁有可重複的聽覺經驗,其實是近代文明史上才不遠的事情。
第3段是荒廢採石場的多彩鈴蟾,「保育類的地點秘密,特意去找尋,是迥異於聲音透過機器錄製的流程,必須花時間前置準備,比如得到提供情報者的信任。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經驗。等待、同時仰望星辰的那個感覺,通過作品,我的變成我們的經驗,聲音的軌跡、對時間的感覺。」他饒富哲學地補充。
最後一段,1997年於音樂節購入Marc Pichelin迷你3吋CD專輯,聲音明信片的概念,名為《夜晚》(NUIT),無從得知將如何流洩抽象;相對於第2段教育式介紹的客觀呈現,訴說的是一個地方一抹角度一種感覺,創作者決定主觀擷取。「聲景是一個機會,它再現一個地方。」Yannick笑說,不過還是蛙鳴沒錯。
入侵種危機 「聽得見」的生態衝擊
青蛙公主楊懿如則親切又輕快地接續下半場,憶及1985年開始研究青蛙,悠悠忽忽30年,同樣緣起陽明山國家公園。雨多了的春、梅雨,3月後進入繁殖高峰期,眾蛙交響我愛你,楊播放各種求偶蛙鳴、屬於台灣春天的聲音,包括積極求愛的黑眶蟾蜍、竹林綠色精靈的諸羅樹蛙、叫聲整齊劃一的黑蒙西氏小雨蛙、愛敲門答答答的布氏樹蛙、害羞的台北赤蛙、愛泡溫泉的日本樹蛙、溪流裡的頑童褐樹蛙,外來物種斑腿樹蛙、亞洲錦蛙等等。
蛙鳴紛紛,亦危機重重,聆聽之餘,她再具體言明外來種不受歡迎的原因。像斑腿樹蛙跟台灣特有種布氏樹蛙在外觀或生態條件上都很相似,但產卵數(600~1,000顆)遠高於後者(300~400顆),乘以繁殖期、年產卵次數等,繁殖力強已限縮原生蛙類的生存空間,威脅生物多樣性。
另外,適應於炎熱少雨南台灣的亞洲錦蛙,1998年在高雄林園、鳳山水庫一帶發現時,尚欣喜其作為台灣本土蛙類30種之外的新品種。沒想到其雌蛙繁殖力驚人,產卵可達2萬粒,且蝌蚪期短,除了入侵高雄台南,因缺少天敵擴張快速,現更北至雲林南到墾丁,加上叫聲分貝達70分貝造成擾眠。
還有兇猛的美洲牛蛙無所不吃。而不只競爭棲地,外來種在聲音方面也產生對本土蛙類的強勢壓制,生態衝擊問題越漸嚴重。
亞洲錦蛙是個慘痛的前車之鑑,初期數量不多,看不出明顯危害,沒有做處理,10多年下來,迄今已難以控制。因此,她積極處理斑腿樹蛙移除控制,組織兩棲志工團隊定期調查族群量,進行監測或移除,避免後果不可收拾,呼籲「歡迎大家參與!」
震撼人心的鳴奏 蛙蛙音各有千秋
「分辨蟲蛙,要聽特有的鳴囊共鳴。」鳴囊越大,叫聲越洪亮,青蛙就鳴囊形狀及所在位置不同主要分3種類:單咽下外(內)鳴囊,如面天樹蛙、莫氏樹蛙、中國樹蟾、澤蛙等;咽側下外鳴囊,如海蛙、虎皮蛙、腹斑蛙等;咽側外(內)鳴囊,如貢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等。
楊懿如繼續點名唱下去,隨性話家常,「除了求偶,另有其他複雜叫聲,領域叫聲、遭遇叫聲、釋放叫聲、求救叫聲等。青蛙也有方言,比方日本樹蛙東西部隔著中央山脈聲音便有變化,其DNA已分化未來極有可能形成不同物種,肇因亂放,人類不應該再干擾演化之路。
又如利用溪流繁殖的蛙類叫聲瑣碎不連續或小聲甚至不會叫,流水往往蓋住聲音,迫使牠們發展別種吸引方法,像搭配姿勢表達。」史丹吉氏小雨蛙叫聲像蟲,貢德氏赤蛙叫聲像狗,巴氏小雨蛙叫聲像鴨子,寓教於樂十足津津有味。
蛙鳴擾清夢? 改善棲地、跨領域共謀和解途徑
環扣近日某縣市警察機關接獲環保署公文要求處理「蛙鳴」問題引起社會議論,雖青蛙被檢舉投訴太吵早不是新聞,楊認為,可採取棲地改善,如降低水草密度,不需填池,協調出兩全其美的辦法。
Yannick則提出獨特見解,這乃兩個文化社群的問題,一方面直接由法律政策制度處理;另方面應增加輔導協助,民眾收聽蛙鳴的途徑為何?每個人對荒野或大自然的分界不一樣,分界更不僅限一條線,需要的是釐清認知的細膩操作,邀請生物學、人類學、社會研究、社區工作等等專業者參與討論,跨領域共同來交換對生物、對人的理解,環境保育不只動保野動,人的感官也要下功夫柔緻梳理。
台灣是青蛙天堂 從「聲」開始重建人與自然對話
座談到了尾聲,Yannick作出小結,「講到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一種想像建構的理解,來自集體記憶裡、生活被記錄的熟悉感。所以聲音,是人與環境的對話。」未必先身歷其境,聲音風景仍勾引輪廓。
「過去以農立國,曾禁止殺蛙,現代化之後,人類脫離了自然連結,反過來卻對生態影響鉅大。」楊感嘆。而全世界的青蛙和蟾蜍多達6,000多種,目前在台灣雖只能看到33種,但就單位面積的蛙類密度來說,世界排名可是數一數二,稱之賞蛙天堂並不浮誇。之於澎葉生,聲音是represent,之於楊懿如,聽蛙是refresh,綿延與蛙鳴融合的聲景織毯,聽走不輟。
【聽,是誰在發聲】
這段錄音有好幾種蛙蛙鳴唱,你聽得出來誰是誰嗎?(錄音者:陳惇聿)